1.2022霜降气温一般多少度

2.广州增城爬山旅游景点介绍 增城有什么山可以徒步旅行

3.番禺区简介及详细资料

4.这种植物的学名是什么,在广州看到的

5.广州市最后一个中风险地区清零,当地出现了什么样让人欣慰的变化?

广州番一周气温多少度_广州番禹天气预报一周7天

广州又称为羊城、穗城、花城。

传说广州最早的地名为“楚庭”(或“楚亭”)。越秀山上的中山纪念碑下,尚有清人所建一座石牌坊,上面刻着“古之楚亭”四字。不少史籍将“楚庭”视为广州的雏型,是广州最早的称谓,距今已有2847年。

传说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五色羊,拿着一茎六穗的优良稻谷,降临“楚庭”,将稻穗赠给当地人民,并祝福这里永无饥荒。说完后,五位仙人便腾空而去,五只羊则变成了石头。

当地人民为纪念五位仙人,修建了一座五仙观,传说五仙观即为“楚庭”所在。由此,广州又有“羊城”、“穗城”的别名。

扩展资料

广州的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9月,广州市辖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共11个区。具体介绍以下几个区:

1、越秀区,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东起广州大道,与天河区接壤;南临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与荔湾区毗邻;北面到白云山山脚,与白云区相邻。

2、荔湾区,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西部,东与越秀区相连,北部、西北部与白云区水陆相通,西部与佛山市南海区接壤。

3、番禺区,广东省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州中南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位置,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相望,南滨南沙珠江出海口,西邻佛山市顺德区和中山市,北接海珠区,全区总面积529.94平方公里。

百度百科-广州

广州市人民门户网站-行政区域

2022霜降气温一般多少度

番茄春露地栽培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番茄的主要栽培方式之一。 除了育苗需要保护设施或不用保护设施外,成株期在露地条件下生长发育,生产成本低,管理技术也相对简单,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番茄春露地栽培的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春露地番茄栽培由于前期处于低温,后期处于高温。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高产、耐高温高湿、高抗病、多茸毛和耐根结线虫的品种,要求早熟的还应选择中早熟或自封顶类型品种。

二、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是高产的关键,一般每亩用40~50克,每平方米苗床播6~7克。如用冷床育苗,育苗期早熟品种需70~80天,中晚熟品种需80~90天;而用温床或温室育苗,则育苗期需要60~70天;华南地区(广州)小拱棚育苗需45~50天。育苗方法参考日光温室春茬番茄栽培。

三、整地做畦、覆膜

种植地选最近2~3年没有种过茄科作物、土壤肥沃疏松、浇排水方便的地块,在冬前进行深翻,深度为25~30厘米,结合翻耕施基肥,每亩施有机肥5000~6000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深翻后,耙细耙平。然后做畦,做畦时按宽50~60厘米、高10~15厘米做高畦,方向以南北延长方向为好。

一般用80厘米宽的地膜进行覆膜,在覆膜时,要求垄面平整,保证地膜能紧贴地表以提高地温,抑制杂草和保水保肥。

四、定植

应在当地终霜期以后,10厘米深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定植。注意克服春季低温,要求定植后半个月不会出现霜冻及寒流等不稳定的天气,各地在种植时要根据当地天气情况与自身的种植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定植期。

播期根据各地终霜时期而定,一般均在终霜过后定植,按定植期往前提70~100天即为播种日期。

一般华北地区多在谷雨前后(4月中、下旬),东北、西北地区多在立夏至小满期间(5月),长江流域各地可提早至3月下旬,华南地区(广州)更可提早至立春到雨水期间(2月)定植。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和获得较高的产量,可利用保护地设施进行提前育苗,等到终霜期结束后,可及早在露地进行定植,可以争取时间提早成熟和收上市,以便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定植密度一般每畦2行,畦内小行距50~60厘米,大行距60~70厘米,株距35~40厘米。先刨穴,穴深8~10厘米,一般每亩种3500~5000株。

定植时,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在栽苗时,有的地区是先浇水然后进行栽苗,也有的地区是先栽苗然后进行浇水,两者没有太大的区别。移栽的时候,深度要适中,适宜的栽植深度以土坨和地表相平或稍深为好。

五、定植后的管理

1、植株调整

露地番茄定植后,在浇完定植水后,应及时进行中耕松土,以提高地温和保墒,以利于缓苗。并及时进行支架,在露地栽培中,一般用单秆整枝,在整枝时,只留下主茎生长,所有侧枝都在5~7厘米长时全部摘除。与果穗同节的侧枝由于生长力特别旺盛,因此要进行打顶操作,打顶时一般在拉秧前50~60天(留有5~6层果)于花序上留2~3片叶候摘除顶芽,这样有利于将有限的养分都供给给花果的生长。

2、水肥管理

当番茄在定植后,要进行适当的蹲苗,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以中耕保墒为主,不干旱可不浇水,见干见湿即可。当第一穗果长至核桃大小时,这时植株进入结果期,对于需水量逐渐增多,所以应多浇水。一般每5~7天可以浇水一次,沙质土气温高时要多浇,相反则少浇,以提高果实质量。

番茄追肥应根据地力和长势确定,在结果初期,可结合浇水进行追肥,追肥以速效化肥为主,追肥共2~3次,每亩施用10~15千克。留4穗果以上的高架,要适当增加追肥的次数。

3、保花疏果

番茄在低温或高温季节,会有授粉不良而产生落花的现象,因此应进行适当的保花工作。一般在每序开花2~3朵的时候,可通过喷防落耶素溶液进行防治,喷施浓度为25~30毫克/升,每序花处理1次即可。鲜食大中果型品种一般每穗留3~4果,小型品种留5~6果,过多时要早疏除,以保证果实整齐,提高品质。

4、病虫害防治

目前,番茄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较多,下面对一些主要病虫害类型的发生及防治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1)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是番茄生产中常发且危害比较重的一类病害,广泛发生于各地的蔬菜生产区,番茄灰霉病发生时,主要对茎、叶片、花果等产生危害作用。

①表现症状

果实染病,一般以青果发病程度更重,先被侵染的部位多是残留的花瓣等部位,之后病情逐渐扩展到叶柄、果实上,导致番茄果实外皮颜色转为灰白色,呈软腐状,并有灰绿色的霉层长出,最后果实因失水过多而僵化。

叶片染病多数先在叶片顶端发生,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逐渐呈?V?形扩展到叶片的内部,发病时颜色为浅褐色,表现为水渍状,具不规则边缘的深浅相间轮纹,之后干枯的叶片表面产生霉层,最终叶片枯萎死亡。

植株的茎部染病,刚发病时出现水渍状小点,之后扩大为长形或者长椭圆形的病斑,在空气中相对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病斑出现一层灰褐色的霉层。

②防治办法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主要是做好早期的预防工作,做好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几个关键时期的管理。预防上可以在育苗前将浸泡在臭氧水中45分钟左右进行消毒,定植前选择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等对准幼苗进行喷淋。

(2)番茄早疫病

番茄早疫病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对番茄的果实、叶片、茎、花产生危害。

①表现症状

叶片染病时,发病初期会出现小黑点,之后逐渐扩展呈轮纹状斑点。

果实染病一般发生在青果上,刚开始时在花萼附近出现症状,初始形状为黑色的不定形或椭圆的斑块(褐色),发病后期番茄果实表皮开裂,降低果实品质,发病部位质地硬,产生一层密集分布的霉状物质(黑色)。

茎部发病多数在分枝的部位出现病斑(褐色),形状有椭圆形、不规则的圆形等,并有一层灰色的霉状物质产生。叶柄部位发生早疫病危害时出现椭圆的病斑(轮纹状,黑色或深褐色),随着病情的扩展,最终病斑包住茎部。

②防治办法

番茄早疫病的防治药剂可选择苯醚甲环唑、啶酰菌胺等进行喷雾防治。刚发病时,及时将田间的发病叶片、枝条、果实等摘除清理干净,并喷施药剂防治。选择天气晴好的情况下施药,每隔1周防治1次,连续防治3次即可。

(3)虱

①发病特点

虱的成虫、若虫群聚在番茄叶片的背部产生危害,导致叶片的颜色变黄,出现萎蔫,虫害发生程度重时可导致番茄植株枯萎死亡。虱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其分泌的蜜露可对番茄果实、叶片产生严重的污染,导致煤污病的发生。

②防治办法

虱成虫对**有较强的趋向性。因此,可在番茄园内悬挂涂抹一层粘油的黄板,悬挂密度为30~50块/亩。若田间虱发生程度比较轻,则可在番茄园内释放天敌丽蚜小蜂,每2周左右释放1次,连续释放3次;若田间发病程度重,则可选择绿亨20%啶虫脒10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

(4)蚜虫

蚜虫主要对番茄植株的嫩茎、叶片产生危害,阻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

防治办法:当田间出现大量蚜虫时,可选用5%杀螟松乳剂8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等进行防治,每隔1周喷施1次,连续喷2次;也可将辣椒与水按照1∶8的比例煮沸30分钟,或者将洗衣粉与水按照1∶25的比例混合均匀,对准植株喷洒,每隔1周喷1次,连喷3次。蚜虫有很多天敌,可保护好寄生蜂、瓢虫等天敌生物,发挥出以虫治虫的作用。

番茄春露地栽培作为番茄的重要栽培形式,可大量满足人们夏季食对番茄食用需要,是为市场提供廉价产品的主要茬口,也是周年生产,四季均衡供应中重要的一环。

广州增城爬山旅游景点介绍 增城有什么山可以徒步旅行

2022霜降气温一般多少度 霜降节气的气候特点

霜降前后全国的平均气温为10℃——20℃,气温最高城市为三亚、北海、福州,平均气温在25℃左右。气温最低的城市是哈尔滨、长春、银川、呼和浩特,平均气温在1℃左右。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

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气候特点: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气温渐渐转冷。而在霜降后,昼夜温差更大,早晚天气很冷,中午则比较热。秋燥明显。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

西北、东北等地:初冬的天气特点

在10月下旬—11月初,我国的西北、东北等地区,都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冷空气在这些地区不仅是常客而且是最先被接待的客人。一般的冷空气给途经之地带去的不是干风就是雨雪,而降温则是每批冷空气都要送上的特产。由于我国自80年代中期进入了偏暖的周期,特强冷空气少见。但遇到强冷空气,最低气温降至-7、-8℃,甚至-10℃以下,寒风与雪花共舞,也让人冷得可以。少数情况局地的大雪容易形成雪灾,北部海区的偏北大风也值得注意。

冷空气也并非一无是处,每当冷空气过后,天空晴朗,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有人把冷空气称作城市大气污染的清洁工,这个美称可真是名副其实。在某些湖边、林区、谷地等湿度大的地方,人们有时可以亲眼目睹到玲珑剔透、洁白高雅的雾凇身影。

西南等地:开始进入少雨期

从11月开始,华西秋雨基本结束,从此进入了一年当中的少雨期。西南地区有的地处高原,有的地处盆地、丘陵,天气自然会有些差异。但总的来说,此时的平均气温还没有达到冬季的标准,即不如夏季潮湿,也不像春季干燥,早晚温差也不像春天那样明显,应该说是一年当中天气较为舒服的时段。四川盆地地区,在此期间,气候温和,田畴青葱,橙黄桔绿。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树树芙蓉盛开,把富饶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艳丽。

番禺区简介及详细资料

增城景点有哪些?

增城景点有哪些?

增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年均气温21.6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869MM,适宜于热带、亚热带作物生长,是著名的荔枝之乡、鱼米之乡。境内青山绿水,风景秀丽。市区众山环抱,一江穿城。南部属美丽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拥有蕉石岭、大封门、南香山、金坑等9个森林公园和自然生态保护区,是广州东翼的“绿饰”。也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中的绿洲。 增城旅游丰富,“荔乡仙境”旅游形象深入人心,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别具特色的荔乡风情和水乡景色美不胜收。何仙姑家庙、千年盘龙古藤、凤台揽胜、万寿寺、古海遗踪、正果佛爷寺、雁塔、凤塔、瓜岭古村落等名胜古迹吸引众多国内外游人的目光;增城宾馆、百花宾馆、大酒店、新好景大酒店、华侨酒店、凤凰城酒店、凯旋门大酒店、挂绿园酒家、挂绿广场购物城、新塘(国际)牛仔服装城、增城广场等旅游服务设施使游人流连忘返;南华、仙村、荔湖、紫云山庄等多个高尔夫球场让游人挥杆自如,尽享阳光、空气和绿地之乐趣;增城荔枝文化村、百花山庄度村、白水寨风景名胜区、锦绣大封门、何仙姑旅游风景区、金荔苑农业生态园、谷丰园、蕉石岭森林公园、兰溪荔枝沟、朱村丝苗米生产示范基地、盈园等生态休闲度之地令游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荔枝节、仙姑诞、龙舟节、佛爷诞、仙姑得道诞、畲族风情等民间民俗和荔枝文化旅游节、菜心美食节、登山节、牛仔服装节让游人尽领非凡热闹。 增城,是著名的“荔枝之乡”,境内挂绿荔枝闻名世界。增城栽培荔枝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品种繁多,分布亦广,元朝时增城荔枝已饮誉岭南。明末清初,挂绿荔枝被列为朝庭贡品。挂绿荔枝甜如甘露,味胜幽兰,晶莹似玉,爽脆如梨,浆液不见,去壳怀之,三日不变。清初诗人李凤修如此形容:“南州荔枝无处无,增城挂绿贵如珠,兼金欲购不易得,五月尚未登盘盂。”因此,挂绿荔枝已成为增城的象征。增城境内现种植荔枝60多万亩,规划建设四条荔枝走廊和二个荔枝世界,五千亩以上的荔枝园达10个,上万亩的荔枝园5个。荔枝品种多达52个, 除增城挂绿、水晶球等特优品种外,优良品种还有桂味、糯米_、妃子笑、犀角子、雪怀子等10多个。荔枝成熟期较早与最迟的品种相隔4个月,达120多天。荔枝节(6月中旬至7月中旬)始传于明末,沿袭至今,是增城的传统节日。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增城连年举办荔枝节,邀请海内外宾客品尝荔枝,洽谈经贸,交流文化,场面浩大,盛况空前。 广州增城景点 ,人杰地灵,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一仙一龙,一佛一凤,一将一相,一巫一术,仙即何仙姑,龙即宋代进士李肖龙,佛即正果牛仔宾公佛,凤即宋代进士廖金凤,将即南宋振国大将军石文光,相即南宋右丞相崔与之,巫即南宋道士杨柳清,术即南宋术士钟法进。在八大名人当中,何仙姑首推名人之首。八仙故事源远流长,深受民间喜传乐颂。何仙姑,增城小楼镇仙桂村人。现何仙姑家庙、亚洲古藤之最——盘龙古藤、西园挂绿、荔枝生态主题公园——盈园等景点,都留有何仙姑的仙迹。牛仔宾公佛,增城正果番丰人。宋皇正果寺年间在正果瑞山成佛_得道成佛,后人移其肉身塑制佛像,并修建正果寺以纪念,驰名遐迩。增城是荔枝之乡,因有一仙一佛,故把增城旅游形象定位为“荔枝仙境”。 在增城,游客可以品尝到最好的荔枝、丝苗米和繁多的荔乡特色美食;呼吸到清新空气,领略到秀美的自然生态风光和日新月异的城乡风貌;体悟到荔乡人民的热情好客。无论是休闲度或旅游观光,你可以感受到一种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相互交融的和谐、协调与雅致。

增城有什么旅游景点

详细的增城旅游景点可以在百度上搜索:增城旅游资讯-自由行 第4个就是增城旅游网站。那里有很多的景点介绍和相关的服务

广州增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旅游景点呢?

增城白水寨

广州一日游,周边

广州一日旅行信通游:

石室圣心大教堂、上下九步行街、长隆野生动物世界、越秀公园、珠江、广州塔、海心沙、陈家祠、中山纪念堂、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天河体育中心

在永和去增城哪个景点近

增城旅游丰富,“荔乡仙境”旅游形象深入人心,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别具特色的荔乡风情和水乡景色美不胜收。何仙姑家庙、千年盘龙古藤、凤台揽胜、万寿寺、古海遗踪、正果佛爷寺、雁塔、凤塔、瓜岭古村落等名胜古迹吸引众多国内外游人的目光;增城宾馆、百花宾馆、大酒店、新好景大酒店、华侨酒店、凤凰城酒店、凯旋门大酒店、挂绿园酒家、挂绿广场购物城、新塘(国际)牛仔服装城、增城广场等旅游服务设施使游人流连忘返;南华、仙村、荔湖、紫云山庄等多个高尔夫球场让游人挥杆自如,尽享阳光、空气和绿地之乐趣;增城荔枝文化村、百花山庄度村、白水寨风景名胜区、锦绣大封门、何仙姑旅游风景区、金荔苑农业生态园、谷丰园、蕉石岭森林公园、兰溪荔枝沟、朱村丝苗米生产示范基地、盈园等生态休闲度之地令游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荔枝节、仙姑诞、龙舟节、佛爷诞、仙姑得道诞、畲族风情等民间民俗和荔枝文化旅游节、菜心美食节、登山节、牛仔服装节让游人尽领非凡热闹。

在哪里查询一日游?想去增城摘荔枝

自驾就行 了,很多果场

增城市旅游

主要旅游景区

增城概述

增城区是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州市东部,地处珠三角东岸经济带黄金走廊,是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发达城市群和产业带的重要节点。增城逐渐向旅游业发展。关于家乡旅游景点介绍可以参考梧桐子首页。

主要旅游景区

增城的主要旅游景区有牛牯嶂、白水寨、湖心岛、小楼人家、挂绿湖。还可以在绿道上踩单车。

景区介绍

牛牯嶂

因山体像伏于地上的牛而得名,位于派潭镇北部,海拔1084米,为增城区第一高峰。整个山体盘亘数十公里,北与龙门县交界。山上多古木、奇石、峭壁、瀑布,还有不少_洞,大的可容数百人。山顶经常云雾缭绕,但秋高气爽时登临,可俯瞰增城全境山河,珠江口、虎门以及广州市区亦朦胧可见。

白水寨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位于增城市派潭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广东“山水名片”,拥有原始森林、浅滩_地、峡谷天池等广东罕见自然生态,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落差高达428.5米的全国内地落差最大瀑布——白水仙瀑。其形态优美,彷如仙女下凡,相传乃八仙之中何仙姑的化身。白水寨还是一个天然氧吧。据权威机构测定,山林飞瀑区域空气负离子含量高达11.25万个/立方厘米,位列广东景区之首,最宜都市人清心洗肺。

湖心岛

位于正果镇西湖滩村,是增江上游的一个江心岛屿。距增城区的中心荔城街20公里,有公路通达。岛内浓荫如盖,幽深宁静,总面积约250亩。岛之上游,是龙门永汉河汇入增江处,岛之下游2公建有水力发电站的拦江闸坝,使原狭长淤浅的河道成为宽阔渊深、绮丽迷人的平湖。

小楼人家

景区是田园风光、乡村风俗、宗教文化相结合型的生态乡村旅游景区,总面积约20000亩,是增城北部888平方公里南国乡村大公园的门户景区。是距离建设中的广河高速出入口仅3公里,交通发达,能够有效吸纳珠三角1小时车程旅游圈的客源。小楼人家景区依托千亩鱼塘、万亩瓜菜基地等良好的都市农业基础,规划建设6大游乐主题:荔枝为主题的始祖仙山荔枝园;水上游乐八仙湖;三教合一报德祠;农庄美食休闲中心;农耕体验冬瓜菜心万亩园;休闲购物东西境老街。 报德祠是岭南唯一一座三教合一的建筑。

挂绿湖

甘泉花园、挂绿荔枝园、荔枝博览园位于挂绿湖核心位置,是挂绿湖的翡翠明珠。按城乡统筹示范工程目标建设,整合山、水、园、林,将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立足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打造以花城绿城水城为特色的现代田园生态城市的高度,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做法,围绕着挂绿湖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有特色的1300亩甘泉花园、100亩挂绿荔枝园及200亩荔枝博览园三个主题公园,将甘泉花园打造成突出弘扬岭南文化,并融入欧洲小镇特色,全国独一无二的示范性花园,成为增城乃至广州的一张名片,让国内外游客一年四季到增城赏花、叹花、看花。

来增城旅游去哪里吃饭好?推荐个当地特色餐饮

去脆鲩柠檬鱼吧。荔星大道和增城大道交口北100米,可以百度地图搜的。增城特色就是出了一个脆鲩柠檬鱼,汤很美味。来增城旅游一定得去尝尝。

增城正果湖心岛一日游的建议

在挂绿广场去到增城体育馆旁边有个增龙汽车站,在哪里坐去麻榨的车棱会经过湖心岛的,在哪里下车就行了。湖心岛有好几家饭店(农家乐也有)价格不贵。你也可以再那里BBQ,那里的坏境很好,这样我个人感觉非常好,那里有很烧烤场,场费好像不用钱,但希望注意坏境。

增城白水寨一日游70岁可以去吗

看身体状况爬多少阶梯,没必要到顶

增城八大旅游景点

增城区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牛仔服装名城、新兴的汽车产业基地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联合国和谐城市提名奖”、“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和谐之城”、“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全面小康10大示范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国科技先进市”等称号。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增城八大旅游景点,欢迎阅读!

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简介: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广州增城市派潭镇,毗邻从化温泉,东接龙门南昆山,西北界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距广州、东莞、深圳、惠州和香港等城市均在一个半小时车程左右,交通便捷,是珠江三角洲生态休闲度旅游胜地新明珠。

白水寨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北回归线穿越其中,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瑰丽翡翠。景区内瀑布景观罕见独特,球状风化地型地貌神奇特异,山乡田塘村林特色明显,温泉天池湖泊森林生态相依,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和谐交织,堪称南国乡村大公园。

白水寨山高林密,雨量丰沛,2200亳升的年降雨量造就了景区内千泉百瀑的大自然奇观。既有大东坑的大型瀑布群,雄奇壮观;又有从悬崖峭壁上犹如狂龙从天而降的坜底河水过钻瀑布,雄伟壮丽。更为神奇的是,在海拔828米的白水寨山上,有一道气势磅礴的瀑布从山顶飞泻直下,以落差与外形称雄天下,落差达428.5米,是我国大陆落差最大的瀑布,形似一位秀丽端庄的古代仕女,冰清玉洁,手托白莲,迎风而立,霓裳翩翩,神态安祥,雍容大度,相传那是八仙之一何仙姑的化身,得道升仙时把自身的形态化为瀑布,故称白水仙瀑。瀑布、溪水流转,景区内近百平方公里无工业污染,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高,在白水仙瀑附近,空气负离子的含量达每立方厘米11.2380万个,是怡情洗肺的“大氧吧”。

白水寨围绕白水仙瀑及奇峰秀色,建有9999级登山步径,总长6.6公里,19000多步,横跨三座高山,连接二大天池,号称“天南第一梯”,取“胜境寻仙”、“悠闲怡景”、“知难而上”、“勇士进取”、“登高揽胜”和“登峰如愿”之义,分为“寻仙、怡景、知难、揽胜、勇士和登峰”六段梯,拾级而上尽览天南第一梯奇观,尽享休闲健身观光之乐,百般风情皆可体验。走过六段梯,登上9999,心想事成,强身健体,六六大顺,长长久久!

白水寨崇山峻岭,群峰挺拔,奇峰奇石林立,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9座,其中最高峰为海拔1088米的牛牯嶂,山势险峻,集雄、奇、险、秀于一身,山顶是花岗岩“球状风化”形成的怪异石蛋、岩洞,岩体表面有很多龟裂状的圆圈,这在南方各省花岗岩地貌中十分罕见。鬼斧神工,有令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峭壁,有重达千吨的山顶巨石,有长眠山下的大卧佛,有惟妙惟肖的镇山神龟,有游向深潭的大鳄鱼,有威武的将军石,有圣洁的母乳石,还有石象、石麒麟、石海豚真是目不暇接,数不胜数。

白水寨高山温泉,丰富,水温28—73℃,日出水量3400吨,含氟、硫、氯、钙、钾、锌等,属偏硅酸泉,是极具保健疗效的稀有温泉。此外景区内古村落星罗棋布,田塘村林的村落格局和遗风古朴的建筑兼俱广府和客家文化特色;广泛流传的何仙姑传说和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故事娓娓动听;民情风俗别具特色。

白水寨湖泊天池多,犹如散落在绿色群山之中的一块块蓝宝石或翡翠碧玉。被誉为“南国天池”的大封门水库、白水寨天池和七仙湖等,一泓秀水终年丰盈光艳、绿得奇特,碧蓝如湛,春夏为雨雾烟霞笼罩,秋冬被长风搅动波澜,“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碧水蓝天,青山白云,意境无限。

湖心岛旅游风景区:

湖心岛旅游风景区位于广州增城市东北部的正果镇,规划开发面积约50平方公里(含增江河上游长达13公里水域),以蒙花布乡村公园、榄园竹海、湖心岛、二龙古渡、黄何乡村公园等为核心景观,以“水的世界、花的海洋、鸟的天堂”为建设理念,是集观光、休闲、旅游、、度、会议、商务于一身的大型生态旅游区。湖心岛旅游风景游船项目:规划西起蒙花布村,途经汀塘村、湖心岛、二龙古渡、黄屋新农村,东至何屋村长达13公里的水域,通过2小时游船观光的形式,讲解增城、正果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欣赏增江画廊美景,观光悠闲,乐趣无穷。

汀塘榄园竹海:以近百亩生长时间超过数百年的乌榄树林、林内的翠竹和周边的田园风光为重点,榄园地势平坦,乌榄树生长时间超过百年,树壮枝高,形态各异,自成景观,十分罕见。榄数间隙里布满翠竹,紧挨着河边,空气清新,一片青绿,让人感到无比舒适。榄林和翠竹在美丽的增江河畔构成了一个天然的悠闲公园。游人可约上爱侣或三五知己,漫步于石头小径,倾听鸟语水声,感受清风榄香,休闲。也可亲自驾自行车,穿越榄树林,倚着翠竹,欣赏增江画廊美景。

湖心岛湿地公园、二龙古渡文化旅游区:以增江河上游、湖心岛以及两岸青山翠竹为核心景观,船游经过两个旅游区可上岸游览,途中实地讲解湿地文化,增城、正果历史文化、民俗风情。

黄何乡村公园:以黄屋村“小湖心岛”公园建设和何屋村码头广场建设为旅游景观为核心,黄屋祠堂、民国大戏院与的何屋仙姑祠、务本堂古建筑和古村落等古建筑为依托,以村周边的绿化美化为亮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两个沿河的建成乡村公园的典范。

何仙姑景区:

何仙姑景区介绍:按照史书记载,何仙姑是增城小楼仙桂村人,在全国各地以祭祀何家姑为主的祠堂有上百个,而家庙就只有这一间。始建于明朝,最后一次重建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既是家庙,规模不大,有些乡野的.味道。整个建筑是砖石台梁式结构,三进式,一进和三进是封火山墙,第二进的四柱一间五架亭为硬山顶,正脊与垂脊均有反翘装饰。内进,可以看到何仙姑井。井台用花岗岩石凿成八角形状,上面铭刻“仙源涓涓,饮者万年”八个字。古井深达数丈,据说家庙周围方圆几里的井水都略有咸味,唯独这里的井水清澈甘洌。瓦背屋脊上有棵桃树,已有一百多年时间,人称“仙桃”。传说为麻姑献寿的仙桃。何仙姑家庙规模不大,但在增城却非常有名气,家庙有两大节庆,每逢农历三月初七仙姑诞;农历八月初八仙姑得道成仙日,庙内的香火盛极一时。

千年古藤:

千年古藤简介:距何仙姑家庙300米处,传说是何仙姑的丝带幻化而成。古藤枝干直径最粗处约150厘米,延伸跨度30多米,覆盖面积近500平方米,是由青藤绕着一棵古榕和几棵杂树繁衍而成,专家认为古藤的学名为“白花鱼藤”,是我国稀有的植物。藤比树粗,遮天蔽日,狂龙巨蟒般盘旋回环,不见首尾,增城正在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古藤6月开花,8月结果。

小楼人家景区:

小楼人家景区是田园风光、乡村风俗、宗教文化相结合型的生态乡村旅游景区,总面积约20000亩,是增城北部888平方公里南国乡村大公园的门户景区。是距离建设中的广河高速出入口仅3公里,交通发达,能够有效吸纳珠三角1小时车程旅游圈的客源。

小楼人家景区依托千亩鱼塘、万亩瓜菜基地等良好的都市农业基础,预计3年内规划建设6大游乐主题:荔枝为主题的始祖仙山荔枝园;水上游乐八仙湖;三教合一报德祠;农庄美食休闲中心;农耕体验冬瓜菜心万亩园;休闲购物东西境老街。

报德祠是岭南唯一一座三教合一的建筑,分别代表佛教、儒教、道教。整个古祠分为报德祠、仓沮圣庙和景星楼三部分,由木梁支撑起庙顶,但整座古祠没有用上一根铁钉。旁边的一棵木棉花树与何仙姑桃、挂绿并称增城“仙花、仙桃、仙果”。

东境村、西境村,约有500年的历史。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持比较好,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地势北高南低,土壤以沙壤土为主,非常适合种植蔬菜、花卉、绿化苗木等作物。两村都是远近闻名的“菜心村”、“冬瓜村”,连片的冬瓜基地占地达8000亩。

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具有岭南民俗的明式风格古村落,青砖构造,规格整齐,坐向统一,有古街道、私塾、村内庙(祠堂)、塔(文昌塔),石桥经历百年风雨,依旧古迹可寻。

正果佛爷寺:

正果佛爷寺简介:正果寺,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3年),明朝成化年间重建,经历清嘉庆二十二年、光绪三年两次重修,相传“正果佛爷”——本地人称“牛仔佛”是宋朝的一个牧童,他在正果瑞山成佛岩得道成佛,宋皇得知,即为其塑金身制成佛像,并建正果寺以纪念他。现保存建筑面积750平方米,是一座三进三栋,抬梁式、硬山顶、歇山顶兼并的古建筑物。正果寺最大的特点是精湛的建筑装饰艺术,整座建筑古色古香,巍峨壮丽,尤以三托:“莲花托、燕子托、龙凤托”;三雕:“石雕、木雕、浮雕”著称于世,充分体现了明朝时代岭南民间古建筑艺术的风格特点。整座建筑装饰得最华丽、最引人注目的是屋顶脊饰。脊饰在明亮的蓝天衬托下,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具有浓烈的民间艺术韵味。那蹲伏在屋沿垂脊上的一对陶塑狮子,全身青绿色,大眼圆睁,张口翘尾,就像要凌空而下,气势雄伟。把狮子装饰放在垂脊上,带有避邪保平安的寓意。屋顶正中的横脊上,有以唐僧师徒西方取经为故事体裁的脊饰。这种独特的装饰,广东人称为花脊。花脊分上下两层,下层以石雕做脊基,上层为二龙戏珠的陶塑。

畲族风情村:

畲族风情村简介:在整个广州地区,惟一有少数民族的地方,就在增城的正果镇。兰溪畲族村,是广州地区最大的畲民聚居村落。虽然村里已经有些汉化了,但还是可以看到少数民族的风情。畲族有自己的语言、民歌和服饰,善长唱山歌,他们还有自己的图腾崇拜。畲族村位于罗浮山西北麓,拥有很多独特的景观。自然景观主要有荔枝园、桃花谷、柿树坡、扫把山、梨花沟、枇杷谷、枫树坡、古树神韵、竹溪村落等,人文景观主要是畲族特色的房屋建筑、文化习俗和酥醪古观等。增城市目前正进行畲族村生态旅游区规划,初步设计有25个景点和8个精品景点,规划建设的8大精品景点分别是:荔林春晓、枫桥夜泊、千年古寨、桃花山谷、畲村天泉、秤钩风藤、澄潭月影、天地石灶等。

挂绿广场:

挂绿广场简介:传说,何仙姑在增城县城西门外的西园寺边,坐在一棵荔枝树下绣花鞋,顺手把一缕绿丝线搭在树丫上,这树结出来的果实便感受了仙气,每一颗荔枝都留下一条绿痕。这荔枝树便成了闻名遐迩的挂绿树。挂绿是荔枝中的珍品,深受历代文人逸士所咏赞,据清代陈鼎1780年著《荔枝谱》一书载:其品质爽脆如梨,浆腋不见,去壳怀之,三日不变。屈大均更赞其名贵曰:挂绿最珍,出乎其族。诗人李凤修又赞:南州荔枝无处无,增城挂绿贵如珠,兼金欲购不易得,五月尚未登盘盂。增城挂绿已成为增城的象征,西园挂绿母树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现以挂绿母树为中心,规划成标志性的城市广场──挂绿广场,广场集休闲、商贸、于一体。

增城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增城旅游景点排名如下:白水寨风景区、何仙姑景区、小楼人家景区、增城文化公园、二龙山花园等。

1、白水寨风景区

白水寨风景区是广州市增城区著名景点,北回归线穿越其中,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瑰丽翡翠。景区内崇山峻岭,群峰挺拔,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9座,其中最高峰为海拔约1088米的牛牯嶂,山体高大、山势险峻、线条挺直,集雄、奇、险、秀于一身。

2、何仙姑景区

何仙姑景区又称小楼仙源,是增城八景之一,由何仙姑家庙、庙顶仙桃、仙姑井、黄岩仙洞、何仙姑塔、何仙姑钟楼、千年仙藤园、吉洲岛及何氏梓里村、仙桂村等名胜景点组成。

3、小楼人家景区

小楼人家景区总面积20000亩,有机结合了岭南文化、广府文化、自然景观文化、农耕文化,是融历史文化古迹、都市农业生产基地、滨水休闲、农耕文化展示、农家乐、商贸古村落以及山林公园于一体的生态乡村旅游区,也是增城最好玩的地方之一。

4、增城文化公园

增城文化公园是融历史文化、滨水休闲、音乐文化展示、商贸品味于一体的城市旅游区,也是增城十大旅游景点之一。公园包含增城广场、增城荔枝文化公园、增城公园三大部分,让游客展现自我魅力的乐湖;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倡导回归大自然的名人林。

5、二龙山花园

二龙山花园自然条件优越,森林生态环境良好,山间灌木丛生,古树成荫,山间流水潺潺流淌,原始气息浓厚,拥有古梯田、瀑布、山涧、古树林等自然风光,是增城最美的生态旅游地之一。

这种植物的学名是什么,在广州看到的

建制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任嚣、赵佗率军南下,统一岭南。任嚣平定岭南后,出任南海郡尉并在南海郡番禺县内建城作为郡治,因处番山和禺山故起名为“番禺城”(史称“任嚣城”,范围现今的仓边路以西,越秀区仓边路以西的儿童公园(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广州市文化局、广东省财政厅一带)。秦朝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时召见龙川县令赵佗,谓番禺“负山险阻南海”,“可以立国”,并托秦廷命令,委赵佗代理南海郡尉。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赵佗自立为南越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越秀山即为当年越王所名。《史记·货殖列传》云:“番禺亦其一都会也”,是当时全国九大都会之一。

番禺区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南越,将南越地重新划为9郡,番禺仍为南海郡治。其后,汉朝廷为了监督各郡官吏,设了13个常驻监察机构,其中设在苍梧郡广信县(广信,是古代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即西江与贺江交汇一带)的交趾部负责纠核岭南9郡。后来,交趾部改为交州,兼拥有军政大权,地方由郡、县二级变为州、郡、县。番禺属交州南海郡。

东汉末,赤壁之战后逐渐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10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吴国的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

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东吴孙权占据长江中下游后,向南扩张略取交州,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步骘东下番禺城考察,《水经注》对此记载说:“骘到南海,登高远望,睹巨海之浩茫,观原薮之殷阜,乃曰‘斯诚海岛膏腴之地,宜为都邑’。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迁州番禺,筑立城廓。”州治从广信迁到番禺后,平整番山北部,修复并扩建“佗城”。吴黄武五年(226年),分交州为交、广二州,广州由此得名,州治即设番禺。此后1700多年间,番禺大都是地方一、二、所在地,东吴时期,今广东省境除广州辖下的4郡外,还包括荆州始兴郡和海南岛。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撤销南海郡,改番禺县为南海县,隶属广州总管府。仁寿元年(601年),改广州为番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州置郡,恢复南海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南海郡,复置广州,再置番禺县(一说在长安三年即公元703年复置番禺县),县治设江南洲(今广州河南)。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置岭南道,广州属岭南道。长安三年(703年),置岭南五府经略使,总管岭南五府,复置南海郡。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岭南划分东、西二道,岭南东道治广州,西道治邕州(今南宁)。两广分东、西,自此始。

唐朝末,农民起义,群雄割据。公元917年8月,刘龑(yǎn)称帝于番禺(广州),国号大越,后改称汉,史称南汉,设兴王府。番禺隶兴王府。

宋太祖开宝四年(1年),灭南汉,废兴王府,改为广南东区,置广州都督府。翌年,撤销番禺县,并入南海县。至道三年(9年)改广南东区为广南东路。皇祐三年(1051年)恢复番禺县,县治设城东紫泥港(巷)。乾道六年(1170年)改为广东路广州府。祥兴元年(1278年)广州改为翔龙府。番禺沿为府治。

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翔龙府为广东道广州路。至元三十年改为广东道上路。皇庆元年(1312年)复称广东道广州路。番禺沿为道治、路治。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广东道广州府。二年改为广东行省广州府。九年改为广东布政司广州府。番禺沿为府治,隶广州府。

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设两广总督。地方分省、道、府、县四级。番禺属广东省广南韶道广州府,沿为省、道、府治。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广州府,番禺属广东省粤海道。

中华民国7年(1918年),广州设市政公所。

中华民国10年(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政厅正式成立,广州正式设市。番禺县府仍居于广州市内。故古时所称的“番禺”城通常是指今天的广州中心老城区,而非广州市番禺区。

中华民国22年(1933年),番禺县府从广州老城区移至新造。

抗日战争期间番禺沦陷后,原国民党县 *** 流亡三水、沙坪、威井等地(汪精卫伪番禺县府驻广州市东山区)。

1945年抗战胜利后,番禺县 *** 移治市桥,初在先锋巷谢氏祠堂。

1949年10月番禺解放,隶属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方军事管制委员会。

1950年3月至1952年11月,隶属珠江地区专员公署。

1952年12月至1956年1月,隶属粤中行政公署。

1956年2月起,隶属佛山地区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15日至1959年6月10日,番禺、顺德合并为番顺县,县治设大良镇,其间一度改隶广州。

1959年6月10日恢复两县建置,并将中山县属的大岗、万顷沙、南沙、黄阁等地划属番禺,县府沿设市桥。

15年1月,改隶广州市。

1992年5月20日,民政部批覆(民行批49号):经院批准,撤销番禺县,设立番禺市(县级),仍由广州市管辖。6月18日,番禺举行撤县设市挂牌仪式。

2000年5月21日,撤销番禺市设立广州市番禺区,7月10日,番禺区举行撤市设区挂牌仪式。

2012年10月10日,南沙新区发展规划范围包括番禺的东涌镇、榄核镇和大岗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番禺建县之初,境域广阔。北隔洌江与中宿(今清远)相邻,东与博罗(今博罗、惠阳一带)相接,西与四会(今四会、鹤山一带)相连,南止于滨海之地,相当于现县境的十多倍。。东吴时期,今广东省境除广州辖下的4郡外,还包括荆州始兴郡和海南岛。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东迁番禺。264年(吴景帝永安七年),东吴为便于治理,又把南海、苍梧、郁林、高梁4个郡(今两广大部)从交州划出,另设广州,州治番禺,广州由此得名。西晋时,今广东省腹地属当时的广州,粤北属荆州,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属交州。

自汉朝建安六年(201年)至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近1500年间,先后析出增城、东官(东莞)、怀化、熙安、南海、从化、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等,并由这些县再析出龙门、香山(中山)、新安(宝安)、顺德、三水等县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在历史上番禺两度并入南海计有110年,三度成为南越、南汉、南明的小国之都,共148年。自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析地建花县后,至1921年广州建市的235年间境域基本没有变动。以当时县学宫(今广州农讲所)为中心,正北48里(华里)至花县界,正南35里至顺德县界,正东51.5里至增城县界,正西1.5里至南海县界,东北70.5里至从化县界,东南75里至东莞县界,西北2里及西南3.5里至南海县界。

1921年(民国10年)广州正式建市,捕属(广州市东半部)及河南街区划为市区。其后数年,近郊乡村相继划属广州市区。

1949年建国后,分数次将禺北、禺东(现白云区、天河区、黄埔区、萝岗区)一带划入广州市区。

1959年,原属中山县的大岗、万顷沙、南沙、黄阁、珠江农场划归番禺。

2005年4月28日,院批准(国函35号)同意设立广州市南沙区:将番禺区的南沙街道和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灵山镇部分区域,东涌镇部分区域共544.12平方公里划归南沙区管辖。

2012年12月1日零时,榄核镇、大岗镇、东涌镇正式划入南沙区管辖。

截至2013年,番禺区为海珠区以南,沙湾河以北及南部一部分,面积为530平方公里

下辖区域

10个街道办事处:市桥街道、桥南街道、东环街道、沙头街道、洛浦街道、大石街道、小谷围街道、钟村街道、石壁街道、大龙街道。

6个镇:南村镇、沙湾镇、石碁镇、石楼镇、新造镇、化龙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番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河网地带,在北纬22°26′至23°05′、东经113°14′至113°42′之间。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隔洋相望;西及西南以陈村水道和洪奇沥为界,与南海区、顺德区、中山市相邻;北隔沥(教)水道,与广州市区相接;南滨珠江出海口。区人民 *** 设在市桥街,距广州市区17公里。

地形地势

番禺地势由北、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主要是50米以下的低丘,南部是连片的三角洲平原。境内四周江环水绕,河网纵横。其中陆地面积852.3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65%;河涌及围外水域461.5平方公里,约占35%。陆地中平原717平方公里,低丘和山地共135平方公里。全境约略为"一山三水六平原"。

气候特征

番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南濒浩瀚的南海,气温受偏南季候风影响,调节和削弱了夏暑与冬寒,并使全年雨水较集中于夏季。夏季长,并不酷热;冬季短,并不严寒;春季升温早,三四月已可穿单衣;秋季降温迟,中秋后才渐有凉意。年平均气温为21.8℃,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仍达13.3℃,而7月份平均气温为29℃,年无霜期长达346天。番禺年平均降水量为165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由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

水文特征

番禺境河流的水文特征:

(1)年径流量和纳潮量大。年均径流量为1742亿立方米,约占珠江年径流总量43%;年均进潮量约2843亿立方米,占珠江进潮总量的75%;年均输沙量约为3389万吨,占珠江输沙总量的47.7%。

(2)有边境和境内口门4个,河道泄洪能力大。最高水位时,洪峰流量每秒2万至3万立方米,占珠江8个口门宣泄西北江洪流量的48%。

(3)境内珠江干支流是广州通往世界各地和香港、澳门的主航道,上游则是通往省外和市外的重要航道。

(4)众多河网和宽广的水域为水产养殖和江海捕捞业提供优良的渔业和发展场地。

(5)濒珠江口的海岸带长25.3公里,沿河口滩涂丰富,为围垦造田提供丰富的土地后备。

(6)潮流水丰裕,大部分农田可引潮灌溉,基本上不存在旱患。

自然 矿产

矿物以花岗岩、红砂岩、玻璃砂等建筑原材料为主,储量达2.5亿立方米。

水产

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业历史悠久。水产品养殖品种主要有鳗鱼、鳜鱼、加洲鲈、甲鱼、对虾、麻虾等。渔业捕捞品种主要有黄皮、马鲚、鳗鲡、蟹等。

滩涂

番禺有得天独厚的滩涂。1950-1991年,共完成潮田筑围15.7万亩,滩涂围垦9.57万亩。1992~1994年围垦2.42万亩。1996年继续加固在鸡抱沙、(子子)子沙等处堤围。番禺有可供围垦的滩涂,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建设用地和可耕土地,缓解了因建设发展而占用耕地的矛盾。

区域经济 综述

2012年番禺区生产总值1369.42亿元,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5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539.3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776.52亿元,增长11.7%。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470.85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比重由2011年的4.0:40.9:55.1调整为3.9:39.4:56.7。按常住人口计算,预计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6919元,折合12209美元。

番禺区 第一产业

2012年番禺区2012年农业总产值89.07亿元,增长3.5%。其中:种植业产值44.88亿元,增长4.0%;畜牧业产值11.33亿元,下降0.1%;渔业产值30.03亿元,增长4.2%。

2012年粮食种植面积10.02万亩,增长0.2%;甘蔗种植面积 7.94万亩,增长8.2%;蔬菜种植面积26.61万亩,下降9.0%;水果种植面积3.76万亩,下降3.5 %;花卉种植面积11.39万亩,增长2.8%。

2012年粮食产量3.54万吨,下降0.6%;甘蔗产量67.41万吨,增长8.9%;蔬菜产量45.23万吨,下降4.4%;水果产量9.37万吨,增长1.5%。

2012年肉类总产量5.14万吨,下降0.2%;生猪出栏量22.72万头,下降1.3%;牛奶产量0.46万吨,下降17.2%;水产品总产量22.42万吨,增长2.1%。

第二产业

2012年,番禺区工业总产值1923.47亿元,增长15.5%,工业产品销售率 98.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71.05亿元,增长16.9%;其中:“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1084.31亿元,增长15.4%;股份企业工业总产值505.15亿元,增长19.1%。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总产值796.90亿元,增长15.3%;重工业总产值874.15亿元,增长18.4%。

2012年番禺区用电量89.46亿千瓦时,增长4.8%;其中,工业用电量55.62亿千瓦时,增长2.2%;生活用电量20.96亿千瓦时,增长8.5%。

第三产业

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4.31亿元,增长15.2%;其中:批发零售业692.11亿元,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152.20亿元,增长13.7%。2012年商品销售总额1844.34亿元,增长20.3%。2012年商品销售额超亿元企业有125家。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商品丰富,成交额超亿元的大型集市贸易市场有8个。

2012年邮政业务收入1.33亿元,下降2.0%。2012年电信业务收入30.69亿元,增长3.2%。年末,全区程控电话用户69.49万户,增长1.5%;行动电话用户240.59万户,增长12.1%;网际网路宽频用户39.18万户,增长6.3%。

2012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9.96亿元,增长12.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9.亿元,增长23.1%。一般预算内可支配财力120.39亿元。

201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982.18亿元,比年初增长11.2%;金融机构人民币余额1149.20亿元,比年初增长5.7%。

社会事业 科技发展

2012年开发重点科技项目20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7家,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42家;2012年共鉴定科技成果8项,推广及套用科技成果21项;全区受理专利申请4918个,批准专利授权3449个(上述数据不含东涌、大岗、榄核三镇)。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已取得专业技术职称人数5.25万人,其中:高级职称0.28万人,中级职称1.55万人,初级职称3.42万人。

教育事业

2012年新增6所公办镇街中心幼稚园,投入约3000万元资助150所民办幼稚园完善硬体设施建设。广东二师附中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2年教育支出25.49亿元,增长30.7%。全区共有幼稚园332所,在园幼儿7.40万人,增长2.8%。普通国小160所,在校学生13.07万人,增长0.3%。普通中学66所,在校学生8.59万人,下降2.2%;其中,高中3.0万人,国中5.59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1.25万人。目前,我区有广州市规范化学校174所。

2012年国中毕业生升学率.9%。全区报考普通高考人数10279人,其中:普通高校上线人数9567人(未含非师范艺术类的上线人数),上线率达93.1%;录取总人数9594人,录取率达93.3%,比2011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本科生4633人,专科生4961人。

成人教育

番禺区广播电视大学

广州大学城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商学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番禺理工学院)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广州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药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民办学校 陈文卫会计培训中心 广州番禺伯乐培训学校 番禺蓝天培训中心 番禺智慧培训学校 巴特培训中心 中等职校 番禺职业技术学校 新造职中 钟村成校 文化事业

2012年成功举办第五届番禺旅外乡亲恳亲大会、中国(广州)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番禺区对口帮扶五华县扶贫成果文艺创作风活动,积极开展“开心广场·百姓舞台”、“我们的节日”、“南粤幸福活动周”等系列民众性文化活动。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间;公共图书馆1间,藏书60.51万册;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全区共有23个镇街级以上文化广场,总面积35.1万平方米,其中区级以上文化广场6个,镇街级以上17个。镇文化站19个,其中省特级文化站14个,省一级、二级文化站5个。

医疗卫生

2012年新增1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市民民众看病人均处方费下降34%、门诊药费下降29%。新农合农民重大疾病补助年最高限额提高到35万元。继区中心医院后,区中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三甲医院。全区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88个,医疗病床6337张,卫生人员12706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3736人,注册护士4026人。

基础设施

番禺区内公交捷运接驳专线

番禺区7条公交捷运接驳专线主要连线起20多个大型小区、村镇和捷运三号线厦滘站、大石站、汉溪站。公交捷运接驳专线4(广州碧桂园—捷运厦滘站),主要服务广州碧桂园、南浦海滨花园、洛溪新城等区域的居民出行。

番禺区

广州公车(到广州市区路线)

129、125、247、522、夜20、202、122等

轨道交通

广州捷运三号线,在番禺区内设有厦滘、大石、汉溪长隆、市桥及番禺广场等站;

广州捷运四号线,在番禺区设有大学城北、大学城南、新造、石碁、海傍、低涌、东涌等站;

广州捷运二号线,在番禺区内设有洛溪,南浦,会江,石壁,广州南站等站;

广珠城际轻轨,已建成通车,终点分别为为广州南站和珠海站;

武广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已建成通车,终点站为广州新火车站(广州南站)。广州南站设于番禺区钟村石壁,是未来广州的火车输运重镇;

经番禺区境内的规划中广州捷运还有七号线、十七号线、十八号线、十九号线、二十号线。

铁路

广州新火车站,即广州南站,2009年11月10日,武广客运专线广州番禺石壁火车站,“广州南”三个红色大字首次“现身”车站二楼正门处。这意味着广州新火车站将正式命名为“广州火车南站”。广州南站(2005以前)原名黄沙站,曾是华南地区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铁路货运站。现今的广州南站又称新广州站或广州新客站,前称石璧站,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石壁村,是一个大型现代化铁路客运站,距离广州市中心17公里,于2004年12月30日动工兴建,并于2010年1月30日(即2010年春运前)建成启用。

广州南站是在建的广深港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广珠城际轨道交通、贵广铁路、南广铁路的交汇点,并且是武广客运专线的三个始发站之一,另外也建有三眼桥联络线连线既有的广州站及广州东站。广州南站建成后,将会取代现有广州站的地位,并与广州站、广州东站和广州北站共同形成由中国铁道部规划的全国铁路四大客运中心之一——广州铁路客运枢纽。预计2020年客运传送量为8014万人次。

广州南站也是广州市内其中一个综合交通枢纽,旅客可在站内实现铁路、捷运、公车、计程车等交通工具的直接换乘。广州捷运2号线(已开通)、7号线(在建)、12号线(在建)和佛山轨道交通2号线(在建)等捷运路线将在广州南站地底或附近设广州新客站,形成一个集中的换乘中心。

公路

高速公路及快速路:京珠高速公路、番莞高速公路(拟建)、东新高速(建设中)、平南高速(建设中)、华南快速、南沙港快速、新光快速、迎宾路、南沙大道、金山大道、105国道;

番禺区普通公路及市政路四通八达,非常发达。路网规划的高快速路系统为:高速公路4条,其中南北向1条,东西向3条;城市快速路10条,其中南北向5条,东西向5条。主干道系统为:区域性主干道系统共32条,其中,南北向15条,东西向17条。

水路

已通航的莲花山港,有两个1000吨级的泊位;在建的对岸海鸥岛东岸段,有1250米水岸线,可停靠5000吨级的船泊。部分建成的南沙港,有9至15米深的水岸线长达7公里,已建成1万吨级的码头1个和2.5万吨级泊位2个。已开通的南沙港和莲花山港,至香港客轮约一个半小时航程。

区域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常住人口为176.48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43.61万人增加32.87万人,增长22.9%,十年平均增长2.1%,低于上一个十年(1990-2000年)年均增长率5.5个百分点。其中,儿童人口规模和比重逐步下降,0-14岁人口为21.26万人,比2000年减少4.3%,占总人口的12.1%,比重下降了3.4个百分点,人口增势趋缓。

番禺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3.74万人,占总人口的7.8%,比重比2000年上升了1.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2000年增长了60.1%,其中高龄人口快速增长。2010年番禺区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1.7万,比2000年增长66.6%,年均增长5.2%。老少比(老年人口与儿童人口之比)由2000年的38.6%扩大到2010年的64.6%,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在加深。

老年抚养比(老年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也有所上升,从2000年的7.6%上升到2010年的9.7%,提高了2.1个百分点。

国际通用的人口老年型标准是儿童人口系数30%以下、老年人口系数10%以上、老少比30%以上、年龄中位数30岁以上。番禺区这4项指标是:儿童人口系数12.1%,老少比64.6%,年龄中位数31.08岁,已符合老年型标准,但老龄化的核心指标——老年人系数(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7.8%,低于老年型标准(10%以上)2.2个百分点。

番禺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1%,低于全国8.87%、全省6.75%、全市6.62%的比例水平。

2010年番禺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11.25‰,比2000年下降0.13个千分点。

区域政治 2015年主要领导 书记: 卢一先 副书记: 何汝诚 简锡波 常委: 刘晋生 陈德俊 黎宇轩 黎伟棠 霍阳徐柳(女) 袁勇 吴惠垣 纪委书记: 刘晋生 区长: 何汝城 人大主任: 卢一先 人大副主任: 严宗活 苏治邦 王淑平(女) 陈明捷 黄锦文 关志升 常务副区长: 陈德俊 副区长: 戴友华 张力仁 林伟长 麦洁萍(女) 杨伟强 党组成员: 陈明捷 政协: 李广杭 政协副: 彭 群 郑葆红(女) 周 志 林广明 蒋新娟(女) 夏绍国 王锐祥 纪委副书记: 郭轩宇 梁少峰 历史文化

番禺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是粤菜的发源地之一,因此素有“食在广州、根在番禺、味在番禺”的说法。

礼云莲藕飘香 凉瓜鲍鱼炆铣鸡 乡下豆豉鹅 五谷煮大连鲍 金银彩蝶 瑶柱炖蟛鱼腮汤 鹅肝酱酿辽参 滋味鹅 咖喱皇炒蟹 柚皮扒梅花鹿肉 沙湾姜撞奶 双皮奶 风景名胜

余荫山房:是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番禺区

宝墨园毁于五十年代。一九九五年重建,历时十载,扩至10万平方米,集清官文化、岭南园艺、岭南古建筑、珠三角水乡特色、古今艺术精品于一体。

留耕堂在番禺区沙湾镇内。为番禺沙湾大族何姓人氏的大宗祠

莲花山旅游区位于珠江口狮子洋畔,海拔108米,面积2.33平方公里,距广州市区30公里,距0海里,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是一个融古代粗犷和现代秀美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广州市 *** 评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莲峰观海”,同年还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

长隆旅游度区,旗下拥有长隆欢乐世界、长隆国际大马戏、长隆香江野生动物世界、长隆水上乐园、广州鳄鱼公园、长隆酒店、香江酒店、长隆高尔夫练习中心和香江酒家等9家子公司。是全国首批,广州唯一,国家级AAAAA景区。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番禺新造镇小谷围岛及南岸地区,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接长洲岛,与琶洲岛、瀛洲生态公园隔江相望,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规划中的广州新城约17公里,地处广州南拓发展上轴和都会区中。

大夫山森林公园是广州最大的公园,被称为“番禺的氧吧”。它位于番禺市桥以西三公里处,跨市桥、钟村两镇,毗邻顺德碧桂园,北与祈福新村接壤。公园总面积约9000亩。

番禺博物馆坐落于番禺区沙头街银平路龟岗东麓,番禺八大美景之一。馆区所占面积240亩,分为多功能主体陈列大楼、东汉古墓群景区等三部分。

长隆欢乐世界是一个游乐园,首期占地面积1000亩。

著名人物 陈元德 李昴英 王渐逵 黎遂球 王来任 冼星海 何柳堂 高剑父 陈树人 黄佐临 天然和尚 屈大均 陈澧 何博众 何章 何贤 霍英东 黄啸侠 何炳林 黄省三

广州市最后一个中风险地区清零,当地出现了什么样让人欣慰的变化?

番木瓜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番木瓜番木瓜又称木瓜,是十字花目番木瓜科水果。果实长于树上,外形像瓜,故名之木瓜。番木瓜的乳汁是制作松肉粉的主要成份。中文学名:番木瓜别称:木瓜,番瓜、万寿果、乳瓜?、石瓜、蓬生果、万寿匏、奶匏、二名法:Carica?papaya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目:十字花目(Brassicales)科:番木瓜科(Caricaceae)属:番木瓜属?Carica种:番木瓜?C.?papaya分布区域:巴西、印度、菲律宾和南中国等地。而亚洲又以广东、台湾栽培最多

目录植物属性植物形态形态特征人工栽培现代研究膳食营养经济效益展开植物属性植物形态形态特征人工栽培现代研究膳食营养经济效益展开

编辑本段植物属性

种中文名:番木瓜

种拉丁名:Carica?papaya?Linn.

种别名?:木瓜(通称)

科中文名:番木瓜科

科拉丁名:Caricaceae

属中文名:番木瓜属

属拉丁名:Carica

植物形态

以下内容由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番木瓜全株番木瓜根茎番木瓜枝叶番木瓜花果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草本果树,叶大,簇生于茎的顶端,有5~7掌状深裂,番木瓜(5张)花有单性或完全花,有雄株、雌株及株。浆果大,肉质,成熟时橙**或**,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梨形或近球形,果肉柔

软多汁,味香甜;多数,卵球形,具皱纹。花果期全年。最适于年均温度22~25℃、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的温暖地区种植,适宜生长的温度是

25~32℃,气温10℃左右生长趋向缓慢,5℃幼嫩器官开始出现冻害,0℃叶片枯萎。温度过高对生长发育也不利。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酸性至中性为宜。分布状况

番木瓜[1]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原产于墨西哥南部以及邻近的美洲中部地区,现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和斯里兰卡;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美国的佛罗里达,夏威夷,古巴以及澳洲。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

中药属性番木瓜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现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引种已有200多年.<<岭南杂记》对番木瓜的植物学形态、结果习性、栽培方法和用途有记载。种植番木瓜的有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和台湾,四川的西昌以及江西的赣州也有栽培。

功能效用

中文拼音[fān?mù?guā][2]

英文解释[植]?papaya;

性味归经:甘,平。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滋补催乳,舒筋通络。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乳汁缺少,风湿关节疼痛,肢体麻木,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3]

用法用量:15~25克;鲜用不拘量。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浆果较大,长圆或矩圆形,长15-35厘米,直径7-12厘米,成熟时棕黄或橙**,有10条浅纵槽,果肉厚,**,有白色浆汁,内壁着生多数黑色,椭圆形,外方包有多浆、淡**种皮,长6-7毫米,直径4-5mm,种皮棕**,具网状突起。气特,味微甘。

各家论述

1.《纲目》:主心痛,? 番木瓜煎汁洗风痹。

2.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气,散滞血,疗心痛,解热郁。

3.《岭南药录》:果实汁液,用于驱虫剂及防腐剂。

4.《现代实用中药》:未熟果液,治胃消化不良,并为营养品,又为发奶剂。熟果,可利大小便,也可治红白痢疾。

5.《陆川本草》:治手足麻痹,远年烂脚。

摘录:《中华本草》

编辑本段人工栽培生物学特性

生物学特性喜高温多湿热带气候,不耐寒,遇霜即凋寒,因根系较浅,忌大风,忌积水。对地热要求不严,丘陵、山地都可栽培,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壤土生长为好。

繁殖方式

根为肉质根,主根粗大,须根多,茎干直、少分枝,? 番木瓜成

年的植株茎中空;顶芽生长正常时,侧芽受抑制,主干受伤,可促生侧枝。花、株均分雄、雌和,果实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球形、梨形等,近圆形,黄褐

色或黑色。番木瓜生长适温为25~32℃,气温下降到10℃时生长受抑制,5℃以下幼嫩器官受害,0℃时植株会死亡,温度超过35℃会引起大量落花落果。

番木瓜需水量大,但忌积水,对土壤适应性广,但要求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地下水位低。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土壤适栽。

番木瓜主要以繁殖,以往以春播和秋播为主,主要推广冬播。病虫有苗期的根腐病、折腰病、叶班病、病和蚜虫、红蜘蛛等。

番木瓜平地、丘陵、山坡都能生长,2~10月均可种植,以春、秋为主,密度1.33米×1.50~1.67米。肥料以促生肥、催花肥和壮果肥为主,土施和叶面喷布相结合。番木瓜需要充分的水分,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栽培技术

用繁殖,育苗移栽。在夏、秋季,? 番木瓜从健壮、杆粗、矮生型、结果多而大的雌株或株上收成熟果实,选取中部,轩通风处阴干。播种前最好浸泡1d,以早春前后播种,在苗床上起畦,用干粪和草木灰与土混合,淋足水,为保温防寒,可用塑料薄膜盖好,春暖时把膜揭开,适当施稀薄粪水工很淡的尿素液肥,2个月后,即可出圃移栽,按行株距2米×(1.5-1.8)米,用三角形定植,每1hm2栽255-330株。田间管理:夏季应及时中耕除草,一般每年应追肥4-5次,以腐熟堆肥、人粪尿为主。

病虫害防:治花叶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石灰粉消毒土壤,防止蔓延。介壳虫,用石灰浆涂抹树干2-3次,可消灭越冬害虫。

编辑本段现代研究药用价值

番木爪的果实不仅可以作水果、蔬菜,还有多种药用价值。? 番木瓜未成熟番木瓜的乳汁,可提取番木瓜素,是一种制造化妆品的上乘原料,具有美容增白的功效。同时,番木瓜素有很强的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可制造健胃药、驱虫剂,还可作酒类、果汁的澄清剂和肉类的软化剂。据介绍,美国人在煮食牛肉时,喜欢将番木瓜素掺合或注射到牛肉中,这样,牛肉很快就会煮烂,而且吃起来鲜嫩,容易消化。热带美洲土著居民自古以来一直利用番木爪的绿叶包裹肉类过夜后再蒸煮,或将叶与肉类共煮,以便使肉类的质地变软。在西双版纳,半成熟的番木瓜经常被人们当作蔬菜食用。常见的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用它来煮汤,清香微甜,十分鲜美;另一种吃法是将其切成细丝,放入醋、酱油、辣椒粉、味精等佐料凉拌生吃,清脆酸辣,略有回甜。成熟的番木瓜是营养丰富的高档珍稀水果,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蛋白酶等。既可鲜吃,也可制成饮料、糖浆、果胶、冰淇淋、果脯、果干等。蛋白酶有健胃化积,驱虫消肿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高血压、乳汁稀小、关节痛、蛔虫病、疔疮肿毒、蜈蚣咬伤等症。所以,成熟的番木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饭后水果。早在15世纪,哥伦布就曾发现,加勒比海地区的土人常在进食大量的鱼和肉之后,吃一些番木爪果甜点,藉以防止消化不良。另外,也有人将成熟的番木瓜果肉用作化妆品例如雪花膏、刮脸膏和洗发膏以及药膏的增稠剂。

来源:番木瓜科番木瓜属植物番木瓜Carica?papaya?L.,以果实入药。全年可,生食或熟食,或切片晒干。

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

番木瓜碱具有杭淋巴性白血病细胞(L1210)的强烈抗癌活性和抗淋巴性白血病? 番木瓜P388和EA肿瘤细胞的适度活性。?

抗菌和抗作用

番木瓜碱在试管内对结核杆菌(H37RV)稍有抑制作用;叶和根有很微弱的杭菌作用,叶柄无

效。也有人证明叶及浆汁无抗菌作用,而、果实及根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抗菌成分的最好溶媒是丙酮;含量有季节差异。果实之浸膏稍能延长感染之鸡胚生

存期。该植物各种浸膏整体试验时均无抗疟作用。番木瓜碱有杀灭阿米巴原虫的作用,临床应用其盐酸盐皮射亦有效。浆汁及木瓜蛋白酶用于驱除绦虫、蛔虫及

鞭虫等有效。后者的杀蛔虫作用已经实验证明。从中分离出的异硫氰酸苄酯有驱蛔作用,而且除局部刺激外无任何毒性。番木瓜甙也曾用作驱虫剂。?

蛋白酶的作用

木瓜蛋白酶,能帮助蛋白消化,? 番木瓜可

用于慢性消化不良及胃炎等。亦可用于腹腔注射防治粘连,动物试验证明其防治粘连再发的效果比胰蛋白酶好。未成熟果实的浆汁在炭疽病灶中能消化损坏的组织,

而健康的组织不受影响;成熟的果实效果较差。木瓜蛋白酶水溶液可溶解小血块,如加入微量谷胱甘肽则溶解更快。也能溶解粘稠的脓;土霉素、金霉素、氯露累、

链霉素可延缓这一作用,青霉素、磺胺及?

Gastrisin对之则无影响。因此木瓜蛋白酶可用于有坏死组织的创伤、慢性中耳炎,用作溶解白喉伪膜以及烧伤时的酶性清创。木瓜蛋白酶是有效的抗原,

无论吸入、内服、注射及局部应用均能发生过敏。它可释放组织胺,静脉注射毒性很大。其他作用

抗凝作用

静脉注射木瓜蛋白酶可引起组织胺释放,延长血凝时间,防止发生休克。从浆计中获得的蛋白性物质无论试管试验或整体试验均有显著的抗凝作用,在抗凝剂量时(狗,2毫克/千克),? 番木瓜对心血管及呼吸系统无明显作用,大剂量对心脏有直接抑制作用。由于过敏及引起回肠痉挛,其治疗应用仍受限制。

降压作用

番木瓜碱可引起家兔血压下降,对离体蛙心、兔心引起扩张期停止,使蛙后肢血管收缩,兔耳壳、肾脏、小肠及冠状血管舒张。?

抑制平滑肌作用

番木瓜碱抑制肠管(猫、兔及鼠)及气管(豚鼠)平滑肌,对妊娠子宫(兔及豚鼠)? 番木瓜及正常子宫(豚鼠),少量使之兴奋,大量使之麻痹,对骨胳肌则使之麻痹。含番木瓜甙及芥子酶(Myrosin),前者和芥干甙类似,水解后产生刺激性挥发物。?

堕胎作用

果实的浆汁对豚鼠子宫有明显的加强收缩作用,据云有堕胎作用,曾用作通经剂及抗刺激剂。?

心脏和中枢抑制作用

番木瓜碱5毫克给实验动物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短暂下降,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减慢心率,5毫克/千克对兔产生毒性反应;此外,有中枢抑制作用。

编辑本段膳食营养民间趣闻

番木瓜何时传到中国,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 番木瓜《岭南尽杂记》记载了番木瓜,这部书成书于17世纪末,说明我国栽培番木瓜至少有300年历史了。也有人认为,宋代王谠的《唐语林》讲到了番木瓜,而这本书是根据唐人的旧材料编写的。因此,番木瓜传入中国,最晚也应该在12世纪初,最早可能推至唐代。《唐语林》中,讲到番木瓜传入中国,引起了一个风波的故事:湖州有

个郡守,为朋友饯行,有人送来一个番木瓜,由于人们都末见识过,就相互传观赏玩,当时在座有个太监,就将番木瓜收藏起来,说此果宫中都还没有,应该先拿去

进贡才是。太监收起木瓜后,很快就乘船回京了。郡守为了此事十分懊恼,深怕太监回宫后,皇上怪罪下来。这时,在旁助酒的一个官妓就说,请不用担心,估计这

个番木瓜过一夜就会抛到水里去的。不久,送太监回京的人果然回报番木瓜次日即溃烂,已经抛了。郡守听后,很佩服官妓的见识,经详细询问后,才知道番木瓜是

难于长期保鲜的,特别是熟了的番木瓜,又经好多人的手触摸过,更不易久藏。

番木瓜叶有强心、消肿作用;可榨油。也可明目,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过度用眼的人适合吃番木瓜。

食疗作用

番木瓜用途广,既是果树,又是原料作物。? 番木瓜成熟的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高,可助消化、治胃病。未成熟的青果,除可作蔬菜食用外,还可腌制、蜜饯,制作果酱和果汁罐头,又是很好的饲料。青果含有丰富的木瓜蛋白酶,在医药、食品、制革、纺织及美容上广泛应用,是木瓜酶工业的主要原料。

食用指南

番木瓜果皮光滑美观,果肉厚实细致、香气浓郁、汁水丰多、甜美可口、营养丰富,有“百

益之果”、“水果之皇”、“万寿瓜”之雅称,? 番木瓜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木瓜富含17种以上氨基酸及钙、铁等,还含有木瓜蛋白酶、番木瓜碱等。半个中等大小的木瓜足供成人整天所需的维生素C。木瓜在中国素有“万寿果”之称,顾名思义,多吃可延年益寿。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缺奶的产妇、风湿筋骨痛、跌打扭挫伤患者、消化不良、肥胖患者

2.?不适宜孕妇、过敏体质人士。

制作指导

治病多用宣木瓜,也就是北方木瓜,又叫皱皮木瓜,不宜鲜食;食用木瓜是产于南方的番木瓜,可以生吃,也可作为蔬菜和肉类一起炖煮。

1.舒筋活络。用于湿痹引起的肢体拘挛疼痛,本品能祛湿邪,解拘挛,舒筋络。常配牛膝、威灵仙同用。

2.和胃化湿。本品气香能醒脾和胃,味酸能生津空运舒筋,常用于治疗胃失和降的呕吐、疼痛、泄泻。

食疗作用

木瓜性温、味酸,入肝、脾经

具有消食,驱虫,清热,祛风的功效

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肺热干咳,乳汁不通,,病,手脚痉挛疼痛等病症。

备注

1.选购木瓜诀窍:木瓜有公母之分。公瓜椭圆形,身重,核少肉结实,味甜香。母瓜身稍长,核多肉松,味稍差。生木瓜或半生的比较适合煲汤;作为生果食用的应选购比较熟的瓜。木瓜成熟时,瓜皮呈**,味特别清甜。皮呈黑点的,已开始变质,甜度、香味及营养都已被破坏了。

2.木瓜中的番木瓜碱,对人体有小毒,每次食量不宜过多,过敏体质者应慎食。怀孕时不能吃木瓜只是怕引起宫收缩腹痛,但不会影响胎儿。

食谱

材料:乳瓜1个,八角1个,花椒15颗,干辣椒4个,盐8克,白糖5克,生抽15毫升,醋20毫升,红油少许。

做法

1.乳瓜洗净后,横放于砧板上,刀子倾斜约45度角,均匀的切下,但不要切断,切到瓜身2/3处即可;

2.然后翻转到另一面,不需要倾斜,竖着均匀切下,同样切到瓜身2/3处,即成蓑衣状;

3.在乳瓜表面撒上3克盐,用手涂抹均匀,腌制约10分钟,瓜肉内的水分会自然溢出一些。同时准备一个汤锅,加入一杯清水烧开,然后放入八角、花椒、干辣椒一起煮出香味,然后沥去杂质,自然晾凉;

4.将乳瓜溢出的水分倒掉不要,然后放入饭盒中,倒入煮好的调料汁,再放入生抽、醋、白糖、剩余的盐,腌制2小时即可。食用效果

[4]1、健脾消食: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可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现代医学发现,木瓜中含有一种酵素,能消化蛋白质,有利于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故有健脾消食之功。?

2、抗疫杀虫:番木瓜碱和木瓜蛋白酶具有抗结核杆菌及如绦虫、蛔虫、鞭虫、阿米巴原虫等作用,故可用于杀虫抗痨。

3、通乳抗癌:木瓜中的凝乳酶有通乳作用,番木瓜碱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之功,故可用于通乳及治疗淋巴性白血病(血癌)。

4、补充营养,提高抗病能力:木瓜中含有大量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有效补充人体的养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5、抗痉挛:木瓜果肉中含有的番木瓜碱具有缓解痉挛疼痛的作用,对腓肠肌痉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番木瓜(13张)

编辑本段经济效益

果实出现**条斑到果肉软化前这一阶段作为收的一般标准。? 番木瓜需远运的在出现**条斑、果肉硬时收。果要精细,以免伤果,一手拿果实,一手用小刀切断果柄,随后轻轻放入容器。番木瓜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酱、蜜饯、腌渍;青果中含果胶可提取制成木瓜果胶。

番木瓜是南方果树的小树种,台湾种植面积近6000亩,产量近1.5万吨,俏销。国内适量发展,可增加市场水果的花色品种,农民种植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广州市的疫情从五月份爆发以来,一直牵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随着广州最后一个中风险地区白鹤洞街鹤园小区宣布解封,宣告了广州这次疫情又一次得到了全面胜利。而人们再次逐步的回归正常生活,往日里的烟火气又回来了,这种景象比任何的数据都更能证明我们这一次的胜利。

讲究吃的广州人

很多人都知道广州人是很讲究吃的。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是茶馆,小吃店等等。而且生活节奏很快的广东人,是很喜欢在外面吃饭的。特别是很多老人家,更喜欢在茶馆吃饭,这也是当地人的一个生活习惯

根据疫情的防控措施,至从该地发生疫情之后,很多餐馆都纷纷关闭,能够开的也是只能外卖,不能堂食。

而人们也都是选择在家中,尽量不出户,配合这一次的疫情防控。所以当最后一个小区宣布解封,人们能够看到的是各个茶楼饭馆纷纷都拆掉了“禁止堂食”的标语,这似乎比任何东西都更能证明这一次的疫情防控再一次的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民以食为天。

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幸福生活的最基本要素就是“食”,因此茶楼饭馆再次热闹起来的景象,也让很多老百姓更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一次疫情控制的成功。

坚持疫情防控

当然,尽管各个中风险区已经清零,但是所有人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特别广州是一个人口流动量很大的城市,因此从源头抓防控还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各个茶馆,饭店,每个地区就有不同的防控规定。

首先是在堂食间距上,有些地区规定不能少于一米,另外在就餐人数上也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减少人员的聚集,对疫情防控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其次是在饭店经营人员的监管上,申请重新开业的人员,必须有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证明。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开业条件。

另外就是一个进店的顾客,必须要进行测温和扫码,并且都要佩戴口罩入内。一旦发现有体温异常者,要立即进行上报。

广州市本轮疫情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特别是现在广州的气温已经很高了,因此这一次的疫情,也是付出了很多的辛苦的。所以能够清零是来之不易的,千万要在源头做好疫情防控,不可再重蹈覆辙。

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经历过这一轮又一轮的疫情,我们中国人已经对疫情防控有了很好的经验。但是每一次的疫情,还是要有很多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基层工作者做出很大的牺牲,才能换回来这个热闹如初的生活。

在疫情时期,原本人声鼎沸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被打乱,经过了这一么长时间的努力,才又换回这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景象。

很多家庭也都是一家几口一起出来吃饭,一起尝尝怀念的各种美食的味道。这种平日里唾手可得的幸福,在这个时刻显得尤为的难得。

相信这种繁华景象,是我们能够证明疫情防治胜利的最好方式。

结语

随着广州最后一个中风险区的解封,人们的生活也逐渐恢复到了以往的日子。街上再一次出现了热闹的人群,比起那时候的冷冷清清,这种变化实在是太让人欣慰了。

相信看到这番景象,不管是谁,都能够感谢我们的,感谢那些辛苦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