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省市区暴雨**预警,暴雨预警具体都在哪些省市?
2.中国气象局连发三个预警!未来天气趋势如何?
3.中央气象台连发30天暴雨预警,未来全国天气状况如何?
4.七个气候带的划分标准
5.为何当代中国北方总是大旱?南方总是大涝大雨?
11省市区暴雨**预警,暴雨预警具体都在哪些省市?
中央气象台8月20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预警:
预计,8月20日08时至21日08时,广西中北部、海南岛、云南南部、贵州中东部、重庆东部、湖南西部和北部、湖北、河南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山东东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湖南北部、湖北北部、河南西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5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暴雨预警信号共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橙色、红色表示,不同颜色代表级别也同,那我们看到这些警报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蓝色预警出现蓝色预警说明,暴雨来临时,最好待在屋里,不要到处乱走尤其是要远离窗户;在室外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及接打手机,以防雷击。
**预警出现**预警一定记住尽量避免车辆在积水中行驶;检查城市、农田、排水系统,及时取有必要的排涝措施。
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出现这两个颜色时说明暴雨可能或者已经即将导致江河湖泊水位上涨、地面交通中断?
暴雨**预警发布后,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积水深度超过排气管时应取道路封闭措施;立交桥涵洞出现积水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封锁立交桥并设立警示标志;大面积积水的低洼路段,相关部门应及时疏通排水口。
公众尽量避免车辆在积水中行驶。暴雨来临后,立即将车开到地势较高处停放,千万不要停放在地势低洼处。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特别注意夜间的暴雨,提防破旧受损房屋倒塌伤人。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防御指南:
1、建议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中国气象局连发三个预警!未来天气趋势如何?
近期,我国多地进入汛期,暴雨频发,部分河流出现超警戒洪水,有的支流发生超历史的洪水,局部地区洪涝地质灾害严重。
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再次连发三个预警,没错“狂风暴雨”又将袭来。
赶紧来了解下吧。
近期,我国多地进入汛期,暴雨频发,部分河流出现超警戒洪水,有的支流发生超历史的洪水,局部地区洪涝地质灾害严重。
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再次连发三个预警,没错“狂风暴雨”又将袭来。
赶紧来了解下吧。
三个预警的具体内容
1、中央气象台7月8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预计,7月8日20时至9日20时,江西中北部、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上海、湖南中部、贵州中南部、广西北部、云南西部和东北部、四川南部以及华北中西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江西中部偏东地区、浙江西南部、福建西北部、湖南西南部、贵州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江西东北部等地局地有特大暴雨(250~280毫米)。
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40~6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7月8日18时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预计,7月8日20时至7月9日20时,浙江西南部、福建西北部、江西东部、湖南西部、贵州东部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大,其中,浙江西南部、福建西北部、江西东部局地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很大。
请各地注意做好实时监测、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
3、自然部与中国气象局7月8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预计,7月8日20时至7月9日20时,浙江中西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湖北东部和西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重庆东南部、四川南部,贵州中部和东部,云南西部等地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预警),其中,浙江西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湖北东南部,湖南西部,贵州东部等地的局地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高(橙色预警)。
请当地居民注意防范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区域。
未来天气趋势
据中国天气网的数据来看,7月9日08时至10日08时,江南中南部和东部、华南北部、西南地区北部和东部、华北东部和南部以及西藏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河北南部、江西中北部、福建中北部、浙江南部、湖南西南部和东部、广西北部、贵州东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250~280毫米)。
7月10日08时至11日08时,江南中北部和西部、江汉、广西北部、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和西藏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广西北部、四川北部、甘肃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100~150毫米)。
内蒙古中东部、陕西北部、江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风。
可见,未来几天江南以及华北等部分地区仍有强降雨,防范降雨叠加效应及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等,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今年以来,我国暴雨集中频繁发生,过程多、水量大,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请各位民众注意做好实时监测、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
中央气象台连发30天暴雨预警,未来全国天气状况如何?
7月1日,中央气象台连续第30天发布暴雨预警,持续了近几年罕见的一天。回顾整个6月,江南,中下游和较正常提前进入梅雨期,华南地区出现5次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覆盖面广,暴雨强度大。其中,江苏, 安徽, 湖北,等部分地区的降雨量。比正常情况高出不止一倍。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最新预报,从7月1日至3日,四川,东南部、重庆,中部和南部、贵州, 云南,西部和湖北南部以及江南中部和北部的降雨依然强劲。1日,贵州,西南部、中部、西部、重庆,东南部和湖北;西南部都有暴雨。2日,雨带向东、向南移动,贵州,东南部、云南,东南部和湖南;西北部也有暴雨。3日,降雨强度减弱,陕西,东南部、重庆,东部、西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有暴雨。
未来三天,华北,黄淮等地区也将有一次降雨过程,包括京,津和冀,部分地区的中到大雨,并伴有雷暴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强降雨时段为2日日夜。气象学家提醒,降雨过程主要是阵雨或雷暴,并伴有对流天气,因此市民应尽量避免在强对流活动期间外出。
预计从4月4日起,中国西南东部、江汉,南部、黄淮, 江淮和江南北部将出现新一轮暴雨。
扩展资料
暴雨的危害
暴雨是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长期暴雨易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地区,造成洪涝灾害。据1950-1999年统计,中国年平均洪涝灾害面积为942.4万公顷,严重洪涝年农田受灾面积可达1300多万公顷。
大雨是一种影响严重的灾难性天气。在某一地区,暴雨或暴雨和暴雨往往导致山洪暴发、水库溃决、河流泛滥、房屋倒塌、农田被淹、交通和通讯中断,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暴雨,特别是大范围持续暴雨和集中暴雨,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还可能危及人民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七个气候带的划分标准
多彩的气候类型 气候带的划分
作者:t7yb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多彩的气候类型
地球上的气候是多种多样、千万变化、错综复杂的,几乎找不到任何两个地方的气候是完全相同的,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气候每年的状况都是一样的。然而,气候的分布却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或地带性,特别是在地势比较平坦的海洋或平原,地带性就更为明显。气候的地带性,引起地理环境中的土壤、生物、水体等都具有地带性。
看一看世界气候就可以发现,气候带的特征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非常明显的。所谓气候带,就是环绕着地球的带状分布的气候区域。在这个地带内,由于辐射平衡、温度、蒸发、降水、气压和风等,都表现出一种地带性特征,而且气候的最基本特征是一致的,它们结合起来,明显地反映出气候的地带性。而引起气候地带性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在地表是按地理纬度分布的,因此,古代的希腊学者根据纬度把全球的气候带分为五个气候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它们的界线是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划分的。这种划分法,使气候带与纬度平行,并呈十分规律的环绕地球的带状分布区域。这就是“天文气候带”。天文气候带是实际气候带的基础,与实际的气候带基本相符。但由于海陆交界的地区,或在地势高低变化大的地区,气候带表现的就不那么明显,甚至还有偏离或间断的现象。这说明地球上气候带的分布是随着各个地区的条件而有变化的。低纬地区大部分是海洋,下垫面比较均匀,所以气候带在低纬地区表现得最明显。比如热带雨林、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干旱气候等地带性分布明显,这主要是由于热带地区下垫面相对来说比较均匀。在高纬地区,地面主要为冰雪覆盖或大部分时间为冰雪覆盖,地面性质相对来说也比较均匀,所以在高纬地区,气候带的分布也比较明显。但是,在中纬地区,由于陆地面积相对增大,而且海陆交错分布,地势也非常复杂,有大的山脉、高原,也有低的盆地、平原,这就造成了中纬度地区地带性分布不很明显,往往发生间断、分裂,甚至偏离和消失。所以,地带性分布在不同纬度,由于条件不同,所表现出的形式也不完全一样。
另外,从世界气候图上,我们还发现,地球上很多地区的气候是相类似的,虽然两个地区不连续,不在一个地方,但是气候却是相似的,在相似的条件下可以产生相似的气候。比如地中海式气候,反映了特有条件下形成的特性,即我们所说的副热带夏干气候,但这种气候不仅出现在地中海地区,也出现在与地中海相类似条件的其它地区,所以地中海气候在北半球有,在南半球也有,在欧洲大陆有,在美洲大陆也有。这许多地区的气候本质属性基本相似,不是相同,我们把这些相似的气候归为一个类型,叫同一气候型。气候带是连续的,而气候型是不连续的。我们根据地球上气候带中各地区的热量和水分分布的状况,又将全世界分为十个气候类型。
天文气候带与物理气候带
气候带是大致与纬圈平行,环绕地球呈带状分布的气候分类单位,是地球上最大的气候区域单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气候带按一定顺序分布。气候带的划分是由最基本的气候形成因素-太阳辐射这一条件决定的。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就曾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把地球气候划分为五个气候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称为天文气候带或地理气候带。这种古老的气候带划分方法,只是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所以也称为太阳气候带。
根据太阳气候带,每个气候带的面积占整个地球总面积的百分比是:热带占40%,温带占52%,寒带占8%。
温带处于中纬度地区,南北温度梯度大,气候有极大差异。温带如此大的面积,与实际气候分布很不相称。因此,温带一般又分为三个带,即:亚热带、温带和冷温带。赤道无风带是空气辐合的地带,除了全年高温外,也全年多雨,不论气候和植物都与热带其他地区有明显不同,况且热带面积也太大,所以又从热带中划出赤道气候带,热带就只包括赤道气候带与回归线之间的地区。这样,地球上的气候带就包括:赤道带、热带、副热带、温带、冷温带和寒带。
因为地球表面实际并不均匀,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都影响气候,上述划分的各个副带并没有人们公认的界线,实际上,等温线并不与纬圈完全平行,用回归线和极圈划分的气候带与实际气候有很大差别,尤其是以高纬度地区最为突出;但是由于这种方法简单,并且能大致反映地球上的生物现象分布情况,所以至今还是被人们用。
赤道气候带
赤道气候带出现在赤道无风带的范围内,包括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扎伊河流域、几内亚沿海、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太阳每年有两次越过天顶,湿度在春、秋分以后有两个极大值,冬、夏季则为两个较凉季节,太阳徘徊于赤道附近,使赤道气候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25~30℃,年较差极小,平均不到5℃,日较差相对比较大,平均达10℃,远大于年较差,真所谓"一天有四季"。赤道地区最高温度很少达到35℃,但因终年高温,终年闷热,只有短暂的海风,才能使闷热稍减,风息之后,又闷热异常。
赤道气候带降水丰沛,是地球上最多雨的地带。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2500毫米的情况也很常见,降水量全年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干季,降水多为对流雨。
赤道气候带位于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辐合线上,温度水平分布均匀,气压梯度小,空气极少流动,风速微弱或静稳;所以海陆风易于发展。每日凉爽的海风,给人们带来短暂的舒适和快意。
热带气候带
热带气候带分布在赤道气候带与回归线之间,太阳高度仍然很高,常年高温,四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气候在15~18℃之间,年较差可大到12℃。晴朗干燥时气温还可高于赤道。最高温度可达43℃以上。夜间降温迅速,清晨可降至10℃,冬季还可出现霜冻。因为雨季出现于夏季,使夏季的温度降低,所以最热时期出现在雨季之前。但是雨季因为湿度大,常常感到闷热。雨季后温度又有升高。
热带虽然四季不明显,干湿季却十分显著。干、湿季转换时间各地稍有差异,雨季时间大致是5~10月,干季为11~4月。热带雨季的气候与赤道带相似,高温、多雨、闷热,日较差小,常间的短暂的晴朗天气,雨量在100~1500毫米之间。越靠近赤道雨季越长,干季越短,雨季以后的干季,在信风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相对湿度60~70%,雨量极少,植物凋萎,土壤干裂。
热带夏季,海洋面上水温在26.5℃以上。热带气旋(台风)易发生,台风路径在热带多为向西行进,然后向北,出了热带,则向东行进。在热带气旋行进路上,如无减灾防灾措施,就可能遭受洪水和暴风袭击,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副热带气候带
副热带也称为亚热带,副热带气候带出现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地带,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受信风吹拂,盛行下沉气流,地面温度高,日照强,少云,大气稳定,气候干燥。沙漠广泛分布,撒哈拉,澳大利
为何当代中国北方总是大旱?南方总是大涝大雨?
这是你的错觉,被媒体宣传骗了。
北方的旱情已经由于降水的出现而缓解。很多地方降水距平从接近-100%(也就是说降水量接近0)变成+100%甚至+200%(降水量变成气候值的1到2倍)。降水区域分布虽不均匀,但是也不至于大旱蔓延。
从历史上中国超级大旱的策源地陕西和山西来看,你直观认为的北方将大旱完全是错觉。事实上下来北方所谓“旱区”转为涝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目前南方的较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是由于反常的天气形势造成的。在江南一带异常提前地形成了准静止锋,冷暖气流交锋激烈,而西南暖湿气流不断支援,导致出现了类似于梅雨的降水天气。但是现在毕竟还是冬季,随着副高增强周期的减弱,降水在下个月中旬前可望减弱消退。现在的降水能否导致南方大涝,还难以断言。
请不要仅仅依据媒体的资讯就想当然地误以为北方总是大旱和南方总是大涝。中国的降水分布不均匀是事实,但是旱区和涝区的分布并不是固定的。比如现在的云南和广东,就出现了大旱。